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遵义晚报)
近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室内,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心门”修复战悄然展开——刘达兴教授团队凭借精湛技艺,成功为一位71岁高龄、心脏功能濒临衰竭的重症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经心尖微创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该院在处理心脏瓣膜病复杂高危病例领域再攀新阶。
据介绍,老人患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已逾六年,十天前病情骤然恶化,夜间无法平卧、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心衰症状频发。术前检查结果令人揪心:老人主动脉瓣严重钙化伴重度反流,左心室显著扩大至64mm,心脏泵血功能(EF值)更跌至危险的34%,同时伴有微量心包积液。高龄叠加极差心功能,传统开胸手术风险极高,几近绝境。
面对棘手的病情,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迅速联合麻醉科、影像科、超声科等多学科深入研判。冠脉造影提示轻度狭窄尚无需处理,真正的“拦路虎”在于患者全身血管状况堪忧——胸腹主动脉CTA清晰显示双侧髂动脉多发钙化斑块,彻底阻断了常规经股动脉的TAVI路径。反复论证后,团队果断决策:迎难而上,选择技术挑战更大但能完美规避外周血管障碍的“经心尖路径TAVI”。
展开剩余45%手术当天,团队在患者左胸壁精准切开仅约5厘米小口,小心分离至心尖。鉴于患者瓣环巨大,团队创新性在人工瓣膜外加用垫片以增强固定。依托特制的经心尖输送系统,人工瓣膜被稳稳送入左心室,跨越病变严重的主动脉瓣口,精准定位于主动脉根部。在快速心室起搏降低心脏输出的关键瞬间,瓣膜成功释放。术后造影与食道超声双重验证:瓣膜位置完美、开闭自如,冠脉及二尖瓣功能丝毫未受影响,术中出血仅约20毫升。
术后仅8小时,老人成功拔除气管插管。在重症监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术后不到48小时,患者平安转至普通病房。恢复进程之快,充分彰显了TAVI微创技术对高龄高危患者的巨大优势。
本例手术的成功,是遵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直面严重心衰、极低EF值及外周血管钙化等多重复杂高危因素的又一次实力印证。精湛技术、周密预案与高效的多学科协作,不仅为黔北及周边地区无法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开辟了生机之路,更持续夯实着守护百姓心脏健康的基石。
发布于:北京市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