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本书志
禮記日録三十卷圖解一卷
前 言
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明清时期,苏州是江南文化的中心城市,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刻书和藏书中心,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影响至今未绝。苏州图书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古籍近20万册,其中珍贵善本达2万余册,前六批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共计124种,涵盖宋元佳椠、明清精刻、名家稿钞等,位居全国同级图书馆前茅。
为了增进社会各界对珍贵古籍的了解,苏州图书馆公众号新设“珍本书志”栏目,每期选取一部馆藏珍贵古籍,依次撰写著者简介、行款版式、序跋附录、目录內容、刊印责任者、题名页、牌记、刻工、珍贵古籍名录号、装帧、册数、存卷、配补、批校题跋以及装具、封面、粘签、缺叶、钤印等情况,并配以代表性书影,客观展示珍贵古籍的全貌。
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希望借此栏目,让流淌在古籍中的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展示和弘扬,推动古籍保护事业走向深入。
展开剩余71%禮記日録三十卷圖解一卷
(明)黄乾行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鍾一元刻本
黄乾行,字大同,號玉巖,明福寧(今福建霞浦)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官至重慶知府。研究經術,尤精禮學。另著有《春秋録》《玉巖稿》。參見《閩書》卷一百二十二。
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五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雙邊,單黑魚尾。版心上鎸“禮記日録”,中鎸卷次、葉次,下鎸刻工。框高20.9釐米,寬14.5釐米。
書前有宋朱熹《晦庵朱文公先生乞修三禮奏劄》。次接南宋紹定元年楊復《楊信齋先生儀禮圖序》,末署“紹定戊子正月望日秦溪楊復序”。再接明嘉靖三十四年鍾一元《讀禮經日録序》,末署“嘉靖乙卯春王正月之吉/賜進士出身奉訓大夫知福寧州事年生秀水鍾一元頓首敘”。後接嘉靖十七年黄乾行《禮記日録編成初稿引》,末署“嘉靖戊戌夏六月望日長溪黄乾行識于湧泉靜室”。又接嘉靖二十六年黄乾行《禮記日録引》,末署“嘉靖丁未孟秋玉巖乾行識于華峰靜室”。再接《圖解》及正文。書後有鄭鏊《禮記日録跋》,末署“後學菊江鄭鏊頓首拜書”。
正文凡三十卷,卷一至二曲禮,卷三至四檀弓,卷五王制、卷六月令,卷七曾子問,卷八文王世子,卷九禮運,卷十禮器,卷十一郊特牲,卷十二内則,卷十三玉藻,卷十四明堂位,卷十五喪服小記,卷十六大傳、少儀,卷十七學記,卷十八樂記,卷十九至二十雜記,卷二十一喪大記,卷二十二祭法、祭義,卷二十三祭統、經解,卷二十四哀公問、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卷二十五坊記,第二十六表記,卷二十七緇衣、奔喪,問喪,卷二十八服問、間傳、三年問、深衣、投壺,卷二十九儒行、大學、冠義、昏義、鄉飲酒義,卷三十射義、燕義、聘義、喪服四制。
鍾一元,字太初,號侍山,明秀水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此其任福建福寧知州時所刻。
刻工名:蔡賢、葉九、江四、詹六、熊一、羅、吴四、虞妳員、王五、余五、朱四。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云:“《圖解》即據宋楊復所著《儀禮圖》而删節之,黄氏又間加考案,有自記云:‘《禮經》六義篇,皆宜有圖以發明之,但楊信齋《圖》已詳悉,更不可加;所恨者此書少有,其板寡傳,而學者未易得見爾。楊信齋,福寧人,蓋鄉先賢也,嗣當鋟梓,以與四方同志者共之云’”。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經部禮類收録,編號經2003。
名録號03315。綫裝,八册。
序跋首葉鈐“太山趙/氏藏書”朱文長方印,圖解首葉鈐“雲/月研軒/主人”朱文方印,卷一首葉鈐“大學/文淵阁/士章”白文長方印、“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泰山/文獻”朱文方印,卷二末葉鈐“仁圃/藏書”朱文長方印、“兒孫/保之”朱文方印,卷三首葉鈐“趙孟/垕印”白文方印。
发布于:北京市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