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宇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职业发展导师、溪山行旅发起人)
火火贵州,完美收官。
其一,沉浮一生,探幽“天生桥”。从此山到彼山,绝险的一道石梁,横亘在头顶,方觉自己的渺小,自然的宏大,命运的无常。
《过天生桥》(王阳明)
展开剩余78%水光如练落长松,
云际天桥隐白虹。
辽鹤不来华表烂,
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驾横秋夕,
谩说秦鞭到海东。
移放长江还济险,
可怜虚却万山中。
其二,万物一体,拜谒“三人坟”。当年,外有瘴气、内结郁气,三个陌生人在龙场驿的蜈蚣岭早早亡故。阳明先生祭拜亡灵,并撰写了名垂千古的《瘗旅文》。今日,我们驻足于“三人坟”前,共同朗诵了这篇深情浩宇的祭文。
万物一体、慈心一念。不论各方有何纷争,始终要记得自己做事的初心为何?良知为何?(见后诗作《碧霞池夜坐》,谁当皇帝无所谓,要记得天下苍生之冷暖。)
《碧霞池夜坐》 王阳明
一雨秋凉入夜新,
池边孤月倍精神。
潜鱼水底传心诀,
栖鸟枝头说道真。
莫谓天机非嗜欲,
须知万物是吾身。
无端礼乐纷纷议,
谁与青天扫宿尘?
其三,知行合一。穿林登峰,我们行走在500多年前的“阳明古道”,感悟“生命的韧性”。阳明先生的“心学”不是抽象的哲理,而且他从百死千难中,和着一重重险、一滴滴血,慢慢磨出来的。“书中悟”“理中辩”远远不够,“事上磨”才是要务。这正是阳明先生比孟子、陆九渊等“心学”大儒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回京的路上,我的嗓子染上了一重沙哑,皮肤蒙上了一层麦色,但脚步依然轻盈,精神更加清爽。我在此行中经历了不少“事上磨”,让自己更能“耐得烦”“稳得住”,偶尔也会有发飙的时候。不过,真心所致,料也无妨。
传说中爽爽的贵州呢?在我们此行的四天里,变成了“火火的贵州”,每天都是万里晴空,36°的高温,虽然晒得汗流浃背,但也探寻了不少自然奇观。竹杖芒鞋轻似马,林间行者憨似牛。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如风,如溪,如山。
自然,自由,自在。
溪山行旅,心心相印,与光同行。
作者简介
曹宇红,心理资本专家、领导力教练。北大国际MBA职业发展导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管理者的心理资本”项目导师,中关村人才协会“心理资本委员会”首任主席。著有《领导者的冰山》《我自盛开》《创业经理人》《开启职场第二曲线》等作品。
发布于:天津市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